正修分

要訣

(一)先解修行正義。凡念佛、打坐、修法,不得名為修持,只可名為培養,如培養精神,以備行路之用,行路無力可以反證培養力之未足,故出佛堂下座後,行住坐臥,一切人事,種種行為,方是正修行。如感覺此時力量不足,則再加工培養,再作許多法以資助之。此為正,彼為副,世人乃顛倒,忘卻正義,遂有重彼輕此之嫌,所得效果自然微薄。此是第一訣。

(二)如何謂之正修行。凡出佛堂後之正修行,應先明起用之妙,其妙訣在不忘二字,無論何事何地,不離警惕,處處照顧,只是要用慣這個心,用,便是覺照,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,不覺便被境奪,就此移引而去,移引既遠,不知所返,便是流浪。凡人對於貪瞋痴,已是熟極,亦非一朝一夕之修,今日由生返熟,亦得養成一習慣,到刻刻不忘時,便是功夫純熟,入於欲罷不能之化境。學而時習之矣,樂可知也。此是第二訣。

(三)簡明修法。修是復義,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,回復到本來,即是無往而不通,萬物皆備於我,始盡致知格物之能事,故曰歸仁。但克己是因,復禮是果,克己復禮又是因,天下歸仁是果矣。克己是修的初步,克己者制其心也,一切造作皆心,心攀緣故,念成為妄;制心一處,即無染著;無妄無真,即是修復到本來。一處者,不可死執謂有個一處也,一是無義,遍一切處而絲毫無著,乃名一處。此一處,是圓遍廣大無著之處,非萬法歸一、尖銳純一之處也。非到修證,不知意會。但用一個照字,照之純熟,即可不忘,由不忘而不惑不動,所謂行深般若波羅密。此是第三訣。

(四)修入之過程。功夫之進,必有過程,如登山然,由下而上,必有程次。頓根人,本來直上頂峰,原談不到此;但為初學人,不可不方便也。照之功程有五:一知照,二照空,三照寂,四空空,五寂照。知照者,知起用也,且知非照不能轉,開此覺慧,乃悟後正修,然係理解而始事修。照空者,非照不能空也,此已入於行矣。照寂者,已入湛寂之境,然有時忘照,及稍凜覺,即又湛然矣。空空者,亦照也,以照力空其空也。寂照者,乃常寂常照之境,固無時不寂,無時不照,照不照皆寂,並不自知其為照為寂也,簡言之,功夫熟,則入於化境矣。

凡一切生死之繫縛只是心境相對。心與境不分,外境為心,內心之境亦心,以心破心,即心境雙破,總名之曰破無明。破乃空義,非打破意也,以破尚有一破相在,不得名空。無明與明為對立,明則無明不立,此破字,乃滅義,滅則不可得也。破滅無明之法,妙訣在一照字,其不能照,或不知所照者,根本乃是定慧力不足,不知起用。而起用之總訣,仍在一照字,照則轉,轉則捨而之他。本體即空,如無明一轉即不可得,一空即定,故照即轉,轉即空,空即定,定即不惑,不惑即不流浪,不流浪即無生死。翻過來,照無能照所照,於是無所謂空、定、不惑、不流浪等等,畢竟生死亦不可得,是真能了生死者。更再翻過來,一切本體既不可得,然則照不照,轉不轉,空不空,乃至生死之了不了,真際平等不二,都無所不可,如是固妙,不如是亦妙,是真超然自在入不二法門,並了亦無可了矣,是究竟了生死者。

此理既明,毫無所惑,是無明已破,只是習氣深厚,似非此生可了,有九種程次,別之如下:(一)粗中粗,(二)粗中細,(三)粗中微細,(四)細中粗,(五)細中細,(六)細中微細,(七)微細粗,(八)微細細,(九)微細微細。

此九種乃表心上繫縛之深淺,至粗中微細,乃初地境界,已破無明,斷色縛者。細中微細,乃三地至六地,已斷心縛者。微細微細,則八地以上,已斷色心二縛之餘習,漸入等覺位矣,必微細微細盡而圓滿大覺耳,非此生所可成者。譬如胎中嬰兒,或初生之子,雖不能如大人,究不得謂為非人也;雖不能如佛之圓滿大覺,究不得謂為非佛也。即生成就,成此佛也;長養聖胎者,養已成佛之聖胎也。愚人執相,不可與語大乘法要,惟信心不逆,不驚不怖者斯可耳。

照轉空定的過程:

堅固→鬆動
長→短
大→小
奇怪→不驚怖
二→不二
勉強→自然
有→空
空→空空
掛礙→無著
縛→解脫
生→熟
識→智
惑亂→不動
流浪→止
牽攝→自在
空空→不空
無力→力充
偏→圓

由此至彼,不用慧照,無有是處。照之次數日多,力自充足,根塵自然脫落,如是方是正修,此是第四訣。

上面略說修法竟。然既落言詮,豈是究竟?故知究竟處,在行者自心領會得,非可言表。我今亦多事耳,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