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修分

七、謹防八忌

云何八忌?一者忌求神通。二者忌多疑與活。三者忌求速與待心。四者忌人情與依他。五者忌呆板執病。六者忌不依規矩。七者忌失覺照。八者忌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及衡量他人意境。此名八忌,以犯此即能障道,故忌之。

一忌神通。求神通者,其根在貪得,因地不正,為害滋大,世人無不求神通,但不識神為何物,通為何事,盲修瞎練,誤己誤人。更有一班因噎廢食之徒,未曾了解斯義,因疑生怖,裹足不前,並佛傳之無上心印密乘,亦不敢修,且阻礙他修以為慈悲,譬如庸醫誤藥殺人,不責醫而禁其藥,過在庸醫,於藥何咎?何惑之甚也。

神有人身血氣相因之神,藏於內者曰精,發於外者曰神,心為主,精氣神為奴,此神通,即是心意通達,乃心神通也。由我達彼,由體起用,神力有大小之不同,通力亦有靈拙之各異。人之神通,係屬本有,譬如燈之有火,火本有光,火不發光者,非無光也,其咎在阻礙不通,為七情六欲所蔽,有體不起用耳。

世人不解神通,遂以變幻為神通,實大自誤,變幻是幻術,有類於術,非有所憑藉不能施也,神通則不然。

《寶藏論》云:神通有五種,一曰妖通,如狐狸老變,木石精靈依附之類。二曰報通,如鬼神逆知,神龍隱變,或夙世所修天眼未成,今世童年視聽特異者之類。三曰依通,如乘符往來,藥餌咒水,以及放光引神,必有所依藉等類。此三者假名曰通,實非通也,以不究竟,且必退轉故。四神通,計有五,一天眼,二天耳,三他心,四夙命,五神足,此雖名通,然有究竟、不究竟二種,無道者,不究竟,終必退轉,並有危險,顛狂成魔,墮大地獄,究竟者下再詳言之。五曰道通,以道為體而前五神通為用也。

佛家以求得道通為主,於六通先下手,六通者,居五通之上,漏盡通也,世法為有漏,出世法為無漏,通於二者,概不染著,名曰漏盡。修六通之法,必先明心地,開發覺慧,證得淨空以為體,然後緣化萬有,無心應物以用。故《寶藏論》又云:智有三種,三智者,一真智,二內智,三外智。博覽古今,通達俗事,外智也;割斷煩惱,心意寂靜,乃小乘所修,此內智也;都非究竟,故不名真。真智者,聖凡不二,情見皆空,了解無物,體用如如,是名真智,此即道通。我人所修,道通為體,五神通為用,未得體而起用,必致墮落,必招後果,甚可畏也。

道家修者,以發五神通為極則,乃硬壓六識,硬摒習氣,用制伏法,開五神通,根本未空,遇有力之外境前來,或喜或悲,魔即乘入,如開天眼無隔,能見諸切己惱怨之事,不覺瞋怒,遂致墮落;或見男女愛悅之事,不覺情移入胎。因貪瞋痴之根未除,暫時壓伏不起,一旦反動,不復可制。若能先證法空,後開五通,則諸境前來,無美惡、親疏、情愛、喜怒之別,平等自在,無可動搖,順逆一如矣。此神通乃屬有體有用,名為究竟。否則根本未得,反為神通所誤,故非究竟也。貪求神通,即是貪根,亦屬好奇劣性,藉此以圖名利恭敬,未離得失之貪,安得名道。

本會修法,第一不許求神通,坐時見光見佛等等,皆幻心所起,懸為大戒,故常反復告誡,防其稍得勝境,喜魔來入心肺也。故道與術不能不明辨。本會一年來,修法數百人,幸無諸病者,以因地正而所企者大耳。

道家五神通,是用硬功夫修得;佛家五神通,是明心後自然證得。道家得五神通,有用無體,雖初意在道,後則不覺流入為術,故術而非道;佛家證五神通,先體後用,運術以為道。道家五神通有退墮,為暫時之得;佛家則無此弊,名究竟得。道家專用五神通,佛家唯不得已時用之。道家視五神通為神奇,佛家視五神通為極平庸。

神靈外道,亦具五通,但無漏盡通。學佛本意,是在求解脫,無繫縛,惟重漏盡通,以諸漏既盡,澈了世、出世法,乃真佛道也。若專重神通,則心為神通所持,即屬貪得,非但不能了生死,且深入魔障,乃至顛狂,甚可痛也。古德分道通、神通以別此義。修心中心密法,以見性明心為主,成就無相悉地。悉地是言大成就,不是樂小法者所可思議。從來修東密、藏密,往往喜談神通,此行者自誤,非法之咎。神通本非外來,靜者心多妙,自然物物皆通,處處應合,以智慧力,運用妙法,苛利於眾生,一切皆可方便,苟為自己貪得,即毫厘亦屬生死。又有人聞說神通,即談虎色變,因噎廢食,以為密法即是魔法,謗佛謗法,至可憐憫。不知念佛至一心不亂時,證得三昧,當下神遊淨土,若已生,若今生,若當生,此非神通而何?世人根性,執於有相,必以可見者為神通,不可見之妙諦,反認為虛妄。佛法不取於相,不離於相,依摩訶般若為宗,故不必見光見佛,顛倒其心,惟內觀自性,了達無生,心無障礙,神通自在其中。

眾生心中,本具足體相用三大之因,既然體大、相大、用大,則何種神通而不備耶?此三大之因,可為法報化三身之果,眾生非是不具,只是不知,其不知原因,由於執著事相,迷隔真理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但凡夫之人,貪著其事。」所以一切經論,皆破眾生身心事相等執。如《輔行記》云:「修三昧者,忽發神通,須急棄之,有漏之法,虛妄故也。」佛法重無漏無取,以般若為尊,般若能泯諸相,但安於理,即是事通,若專求通,必障於理。理通者,無非演一乘之門,了無生之理,一言契道,當生死而證涅槃,目擊明宗,即塵勞而成正覺,剎那間革凡成聖,須臾即變有為空,如此作用,豈非最大神通乎?天下歸仁,即此意耳。

故修法人,應先證得漏盡通,餘通皆是邪偽而不真實,邪則不正,惑亂心生,迷於本性,切不可妄冀。由上觀之,妖通、報通、依通無論矣,其五神通中,所謂天眼、天耳、他心等等,佛法亦具有,今概稱為邪偽者,以其但有神通之用而無道通之體,道通屬之漏盡,神通為外道、二乘之所共,道通唯大乘法之所明。佛法惟貴道通,不貴神通,但亦不廢神通,惟未到力量,不先運用,防兩誤耳。故《寶藏論》又云:「智有邪正,通有真偽,若非法眼精明,難可辨了。是以俗間多信偽邪,少信真正。此妙理之難顯也。」心意寂靜,乃小乘入斷滅之見,若真智所明,則在體解無物,淨穢不二,是謂破法執之要道也。不破法執,不足以言大乘法要。故大乘講萬法皆如,惟心所現等等,皆明入不二法門,則事理圓融,因果交徹,神通妙用,盡在目前矣。

總之神通之妙用,在開慧眼、法眼之妙通,慧眼知人之根器利鈍等,法眼在能知於何人應用何法以度彼等,合之即是佛眼,非另有一佛眼也。此神通由內而外,先通自己,先度自己之習氣煩惱,將自己各種業障除淨,自然開通。但除業障,必依般若為之掃蕩,此菩薩所求之大神通也。今更以《大日經》、《仁王護國般若經》、《心經》等證之。註3